中国突然公布,数百万吨铀矿储量,西方很好奇,中国想干什么
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部门日前对外公布了近十年来,中国在国内铀矿勘探领域取得的成果,引起了部分海外媒体的关注。而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之下,外界对于中国铀矿资源开发的关注,无疑与两种最具重量级的可能性——中国正在进行的战略威慑体系的强化和现代化,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,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【中国的铀矿勘探成果引发了外国媒体的关注】
(相关资料图)
首先,根据核工业地质局等部门介绍,最近十年,中国在铀矿勘探领域,实现了重大突破,发现了蒙其古尔铀矿床等诸多新的大型矿床,十年内新探明的铀矿资源,占到了1955年以来已探明总量的三分之一,且在探明的新矿区之中,有较高开发潜力的优质铀矿占到了7成以上。根据最新的预测,中国的铀矿资源总量应该已经达到280万吨上下,在全球范围,能够排到前十。
从这一点上看,随着诸多优质矿床被发现并逐渐进入开发阶段,中国其实已经摘掉了“贫铀国家”的帽子,成为了事实上的铀矿生产大国。而无论是从工业发展还是国防安全的角度,国内拥有大量可开发的高质量铀矿,都会让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,有更多地底气。
【我国此前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极度缺乏铀矿的国家】
大家都知道,铀是生产核武器的核心原料,提炼武器级的浓缩铀,需要大量的铀矿。因此,对于有核国家来说,铀矿供应的稳定与否,与自身战略威慑体系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。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核安全形势之下,能否稳定获得铀矿,更是显得极为重要。
具体来说,随着乌克兰战争的持续进行,俄罗斯对西方彻底失去信心,普京正式宣布俄方不再履行此前的核军控承诺,冷战时代美苏建立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彻底“停摆”。在俄乌停火之前,这一体系很难重新发挥作用。
【美俄在欧洲方向上互相展开核威慑】
在欧洲方向上的核安全态势还未好转之际,中国周边的核安全环境也变得越发复杂。
自去年以来,印度方面已经多次进行陆基弹道导弹和海基潜射导弹的试射,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北方。
在朝鲜半岛方向上,自美军航母战斗群驶入釜山,导致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以来,朝鲜方面就不断进行导弹试射,威慑美日韩三国。仅在今年7月中旬,北约峰会召开以来,朝鲜就进行了至少3次导弹试射,其中包括了一次“火星18”弹道导弹试射,以展现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。
与此同时,美国与日韩不断探讨核安全合作,美军战略核潜艇多次出现在釜山等地。韩国总统尹锡悦还特意登上了美军“肯塔基”号战略核潜艇,对外释放强硬信号。
【韩国总统尹锡悦视察美国核潜艇】
在这种核安全态势之下,中国虽然仍旧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,但也已经改变了相关表述,不再强调维持最低限度核反击力量,而是明确要着手打造更加强大威慑体系。而想要完成这一目标,无疑需要有足够的核燃料以及建立相应的提炼设施。
当然了,通过提取高丰度浓缩铀,直接制造核武只是铀矿等在军事领域应用的一个方面。在中国海军逐渐走向深蓝的情况下,以核能为动力的海军舰船研制,也需要拥有稳定的核燃料供应。现在有了更多地国内铀矿,中国就能够保证自身的军工发展与核战略规划,不会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。
【解放军094A核潜艇】
除了军事领域,铀矿也是核电发展的基础,甚至从使用量上看,电力部门对于铀矿的需求,比军工还要大。而这也涉及到了中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内容。
目前,中国已经建成了大亚湾等诸多核电站,在2022年,全国核电发电量达到了4178亿千瓦时,位居全球第二。而在未来,核电在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的占比也将继续提升。毕竟面对不断增加的进口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,中国正在对目前火电占大头的发电体系进行调整,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核电已经成为共识。
【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】
而为了确保战略威慑体系建设与核电发展的顺利进行,中国已经构建一个“四位一体”的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。在这个体系之中,国内铀矿开采无疑发挥着“压舱石”的作用。
在这块“压舱石”之外,中国还在积极布局外部供应。在非洲等地区投资了大量铀矿项目,并通过与俄罗斯等国的展开合作,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稳定的核燃料供应。今年早些时候,就有消息称,俄原子能集团已经根据中俄相关协议,向位于福建沿海的霞浦核电站提供了25吨的浓缩铀。
【中国与俄罗斯在核能领域有着诸多合作】
在建立了三种供应渠道的同时,中国还不断提升着战略储备水平,以便应对特殊情况。
可以说,铀矿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应用,直接关系到了中国的长远发展与战略安全,中国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,寄托在国际市场上,只有内外两手抓,才能够真正确保不会被人卡脖子。在未来,中国国内铀矿资源的勘探与开发,依旧会继续进行,并有望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。
关键词: